洼地中的洼地
如果你不幸出生在东亚洼地,你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尽快逃离黄河、逃离华北平原、逃离整个季风区。
这样的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因为你不一定真的逃得出去。
至于原因,看这张图就知道了,密密麻麻的聚居区,无尽无边的瓦房与麦田,华北平原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整个华北平原就是用来做这个的:让人吃,让人住。除此之外,一切的需求都被压制,一切寺庙都迟早会被还原成麦田。
封建社会人口的增长是没办法被政策控制的,朝廷没有能力更没有动力做这件事。如果你碰巧被出生在人口的顶峰时期,那大概率意味着你会在儿时的一场粮食减产中被同村的人吃掉。交替分布的农田与村落,是这部吃人史的缩略图。麦田下藏着的,是千千百百年里被吃净的人骨。
说的明白一点,就是,人口(社会系统的总经济需求)是不能自发减少的,但可以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爆炸式的增加。 当资源供应不足以维持系统的总需求时,就会上演让需求减少的悲剧,而这个过程是自适应的。
在2021年之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希望中国繁荣稳定。中国在希望中国繁荣稳定比赛中只能取得第二名。
奴隶经济体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进行保障。在郑州富士康河南贫下中农短缺的时候,他们在招聘第一线;在粤(越)省工人罢工的时候,他们在抚慰第一线;在富士康封控工人不能回家的时候,他们在疏导第一线。
我是一个华北人,华北平原是洼地中的洼地。
后续的评论
之前提到一次季风气候的灾难,所谓季风气候区的问题就系,每年的收成系极度不稳定的。
如果遇到连续几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贫下中农就疯狂的操逼,疯狂的生孩子,疯狂的扩充人口,疯狂的娶老婆纳妾,然后再疯狂的操逼,疯狂的生孩子。
但,一旦遇到粮食歉收,好日子就会到来。好日子不仅仅是消费降级、节衣缩食那么简单,在歉收最严重的区域,乡绅维护的宗族秩序会在一年之内垮塌,人人都会变成流民,在没有赈灾的情况下,流民第一步,就系把员外去年刚娶的外姓小老婆安上通奸的罪名,然后一家一碗煮煮吃掉,第二步才是吃人数少的邻村男丁、小孩最后是妇女,第三步才会开始吃本家人的小孩。这也可以顺便解释为什么在某次大饥荒中五岁以下的小孩死亡率飙升、而成年人的死亡率没有过度的增加。
这里的吃人,只系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垃圾回收机制,在上个阶段分配了过多的内存,这些过度分配的内存就会在下个阶段被回收掉。
而季风就是负责进行指令调度和资源分配的处理核心,只能怪你这块主板上的核心不稳定,导致分支预测老是做不好,让我们曲折地分配和回收多余的内存。